在网络上,对银行的吐槽是家常便饭,总有一些人看着银行不爽,对银行责骂的不少,理解的不多。这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。这种情绪,与银行的特性有关。
 
梳理大众的情绪,就会发现客户对银行的偏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。
 
银行的高冷拉开了与民众的距离
 
早年银行是相对垄断的行业,手握资金配置权的银行养成了优越感,习惯于居高临下,虽然面对激烈的竞争,银行放下了身价,但面子上不减奢华,骨子里依然高冷,离客户的期望值仍有差距。客户找不见上帝的感觉,心里上的距离难以填平。
 
银行“嫌贫爱富”总让人有被歧视感
 
“嫌贫爱富”是银行的天性,银行潜意识里将客户分为三六九等,即便同为VIP客户,服务也各不相同,这种差异性待遇,放大了客户的不良感受,即便是被优待的大客户也往往会有被歧视的感觉。
 
时尚一族的偏见
 
移动支付、互联网金融是时尚一族的最爱,银行已经越来越成为中老年人的专属服务渠道,银行排队的客户多是“传统一族”,时尚一族对银行已经越来越不屑一顾,在他们的眼中,新兴金融机构是时尚的代名词。
 
“露骨”的盈利模式
 
互联网金融带给客户便利的同时,对收费一直非常审慎,很多人享有新型金融机构的超值服务,却并不清楚这些新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,感觉自己一直在享受免费服务。相反,银行盈利模式却非常直接,存贷利差低进高出,转账收费、账户收费、短信收费,跨行收费、异地收费、各种年费,让人感觉银行的收费无处不在。
 
负面新闻的扩散
 
好事不出名,坏事传千里。总有一些业内的老鼠屎,会干出损害行业声誉的事情,诸如存单变保单、存款到期不兑付、存款被骗、出了事情不担当、刁难客户等等,加之一些机构处事傲慢,舆情应对不当,影响了整个行业形象。
 
暴利、高薪的误解
 
银行被当成暴利行业,是一种很大的误解,平均1%左右的资产利润率,是各行各业中较低的水平,尽管利润总量看似不少,却是依靠庞大的资产规模和数百万从业者辛勤劳动换来的,来之不易,名曰暴利,实则微利。高薪更是一个被平均的行业概念,对大多数银行从业者来说,薪酬并没有想象的高。但外界的误解,加大了隔阂。
 
免费午餐的惯性思维
 
很长一个时期,银行被当成公共机构,商业化以后,银行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,服务也逐步由无偿变为有偿,对习惯免费午餐的人来说,这也是心中的一个坎。
 
面对面的交互
 
虽然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、微信银行不断普及,但银行的许多业务还是需要与客户面对面的交互,对于经常排大队的客户来说,在柜面办业务时产生矛盾的概率相对更高,由于客户人群不一样,面对面交互的银行发生冲突的可能高于互联网金融机构。
 
“劫贫济富”的不仁
 
网上有一个流行的段子,你欠银行100元,你是孙子,银行会穷追不舍,你欠银行100万,你是大爷,银行会对你以礼相待。虽然夸张,却也部分是实情,对较弱势的客户,银行一般会穷追猛打,强势保全利益,对相对强势的大客户,银行不仅议价能力较弱,而且出现风险后业多会妥协,被一些人戏称为“劫贫济富”。
 
记得电影《私人定制》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,杨重(葛优)对丹姐(宋丹丹)说,“那些有1000多亿的人,都是每天一睁眼就欠着银行1000多万的主,都是刀尖上过日子,一点也不省心。”这是银行经常躺着中枪的形象写照之一。许多社会发展的问题,银行并没有能力解决,卡奴、房奴并不是银行的过错。
 
银行几经变幻,却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,也是许多人创业发展的伙伴,银行也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汽车梦、住房梦、老板梦、发财梦。银行的过失是在社会剧烈变革的进程中,没有同步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,在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、体验越来越关键的时代,银行却一直两眼向内、只盯着竞争对手,把客户大众晾在了一边。
 
得不到银行服务的责骂银行,还可理解,受惠于银行支持的诟病银行,则令人费解。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,银行就是生活中的伙伴,这个伙伴,需要和大众更多的互动。
 
金融呼唤正能量,在网上一边倒的质疑声中,银行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。在个性飞扬的时代,即便你做的很好,不知道公关互动,你仍然是一个傻把式。
 
本文来源华信岩ID:China_Rural_Finance